美乐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美乐读小说 > 暮色悲歌 > 第88章 计划(一)

第88章 计划(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陆离他们的住处直到大半夜还灯火通明,兰微知道他们有事要商量,所以跟众人打了招呼上楼睡觉,一时间客厅里只剩楚子潇、陆离还有徐骋和张勋诚。

“走吧,去楼上书房说。”楚子潇起身,对几人说道。

书房很宽敞,房东提前收拾过,还算干净整洁。

几人坐下,陆离才道:“按你方才的说法,如今的济宁情况倒是不容乐观。”

楚子潇点点头,“济宁自古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商业贸易都很繁荣,到如今的地步确实可惜,不过这对我们来说倒是个机会。”

“你是说,”陆离有些迟疑,“我们可以借此控制这里?”

“算是吧,”楚子潇赞同道,“济宁背靠运河,是南北贸易往来必经之地,如果我们拿下了这里,之后做什么事都会方便些,也是我们此行的初衷。”

陆离沉吟片刻,“你说的没错,如今济宁民生多艰,并不是块肥肉,想来南京那边也并不是很想收拾这个乱摊子,不然何必看着几方相互推诿而不加以阻止呢。”

楚子潇:“在这一方面委员长最精明不过了,放在之前,济宁是块肥肉,各方都盯着,想要抢夺华北运河的控制权,他看得再紧,也只是防得了一时,防不了一世,但现在不一样了,几百万流通券放出去,毁了这里的经济民生,省政府不肯作为,前几任主事人或死或通缉,现在的济宁县长就像是接了块烫手山芋,放也放不下,拿也拿不稳,根基不牢,别说从中渔利,想要活着平安调任都是个难事,眼下他是孤立无援,能做的就是背靠着委员长这颗大树,甘为委员长的棋子,可他活得也很难受,不是吗?”

陆离轻笑一声,“所以我们此行特来为他指条明路。”

“可是,我们如今钱粮也不足,要如何承诺这么大一个济宁呢?”徐骋忍不住问道。

还没等楚子潇开口,张勋诚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你以为师座和陆老板此行就只为收买人心吗?你就没细想过此行路线如此安排的用意吗?”

徐骋是个搞情报的高手,但政治敏感度却不如张勋诚这样常年泡在官场里的人,所以张勋诚这话一出口,徐骋只是茫然地看着他,丝毫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而陆离和楚子潇则是赞许地看着张勋诚,楚子潇点点头,示意张勋诚继续说下去。

于是张勋诚继续道:“我们此行先是去了济南,接下来的目的地分别是开封、阳朔,你可了解这几个地方。”说着他起身,走到墙上挂着的地图边,指着为徐骋讲解,“这是山东,山东临海,这些年有舰队护航,贸易往来繁荣,水上商路发达,我们如今居华北,最要紧的就是打通商路,尤其是要将商路控制权拿在自己手里,而商路打通之后,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粮食,华北最大的粮区在这里。”张勋诚手指着河南,“当时冯子炀占据豫西敢明目张胆地跟南京叫板,就是因为他手握粮道,底气足,而南京之所以急于对付西北军也是因为这个,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收服赵祯东,并助他在河南站稳脚跟,解决了粮食的问题,区区一个济宁县长还不足以让我们费神。”

张勋诚这番话说完,徐骋露出了然的神情。

“哦,我明白了,解决了粮食问题,就是军工和钱银了,山西多矿,我们要想办法拿下那些矿山。”徐骋总算是反应了过来,然后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并坐在一处的楚子潇和陆离,“师座和陆老板这计划真是太棒了,如此一来,我们就将商路、粮道和矿山全部抓在手里,再也不用受南京的掣肘了。”

“所以对济宁这位县长我们无需费神,只要见上一面,讲明利弊便好,其他的就让他自己斟酌去吧,我观他言行,也并非是一位忠诚之辈,只要有利可图,他会效忠任何人。”陆离道。

几人在济宁逗留的时间不长,那位名唤康厉的县长果真如陆离所说,在接到请帖的时候,就满口答应了下来,并备下了厚礼前来拜访陆离。

陆离一个人见了他,楚子潇并未出面,在楚子潇看来,康厉是个真正的小人,在这种人面前不讲情义,只有利益,所以一旦被他抓住把柄,可不是件好事,虽说楚子潇杀了他就如碾死一只蚂蚁一般容易,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他又不可能时时刻刻看着他,保不齐哪一日这件事就成了康厉向南京投诚的诚意,虽是蚍蜉撼树,伤不到楚子潇的根基,但还是防着点的好。

陆离并未多说什么,只将利害关系都与康厉挑明,这康厉自然是知道陆离与楚子潇的关系,因此对陆离的话也并未敢置喙什么,他心知肚明,陆离一个梨园行当出身的,能跟他讲这些事必然是楚子潇授意的,所以当下他也是满口应下,他如今是骑虎难下,接着济宁城这么个烫手山芋,是拿也不是,扔又舍不得,楚子潇也算瞌睡送枕头,来得及时了,几乎是听完陆离的话之后,他就表示了对楚子潇的投诚。

见康厉如此上道,陆离也就没再多费口舌,只不过他对这人又心存了不少疑虑,旋即又释然,他们一路走来,有几个是能完全放心信任的呢,大家不过都是、因为暂时的利益而上了一条船,迟早有刀兵相见的一日。

陆离按照既定计划结束了在济宁的演出,众人略作休整,就又准备出发了,临走前,楚子潇还特意带着陆离去参观济宁城的几家大工坊。

济宁背靠商路,因此工商业也很是发达,特别是皮毛业。

“济宁居住的大多是回族人,因此这边大量饲养牛羊,所以许多人都从事皮毛业,这些东西加工了制成毛毯、大氅,销路都不错。”楚子潇解释道。

陆离点点头,伸手摸了摸那成色尚佳的皮毛大氅,赞道:“的确很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民生原该是很不错的。”

“会好的。”楚子潇付了钱,将方才陆离看的那一件大氅买了下来,“北平天寒,多买几件,你冬天也可御寒。”

陆离笑道:“那也少买几件,行李都要装不下了。”

“无碍,回去装个包裹,先邮递回北平吧。”

闻言陆离一愣,随即了然一笑,“这倒也是个办法,是我狭隘了。”

楚子潇摇头,解释道:“镖局没落多年,你又甚少有这方面需要,一时想不到也属正常。”

陆离:“说来也是奇怪,我幼时还常见街边的镖局,当时家里做生意,与镖头往来甚多,只不过后来......”陆离停顿了一下,微微皱眉,“后来也就没怎么见过了,我记着良争家里就是做这个的吧。”

楚子潇颇为自然地将陆离的手握住,“嗯,只不过如今到处都铺了铁路,人力运输显然是落后了不少,而且民国的邮政业这些年发展得不错,官方名号总要比民间组织可信一些。”

陆离挑了挑眉,打趣道:“不过是民不与官争财。”

楚子潇有些无奈地笑了一声,点头道:“这么说也没错。”

陆离环视一周,道:“到处都需要用钱,好东西总是有人争的,你不知道,你在豫西的时候,北平这边凑不齐军饷,把严长官他们急坏了。”

楚子潇:“那你呢?”

陆离:“什么?”

“你不急?”楚子潇打趣地看着他。

陆离低垂眼眸,有些不自然地将头转过去。

“咳,我饿了。”

“你一个小时前吃了两个火烧。”楚子潇提醒道。

陆离:“逛街消耗掉了。”

楚子潇:“这么快?”

陆离:“嗯。”

楚子潇:“我不信。”

陆离:“我也不信。”

“噗嗤”楚子潇没忍住笑出了声。

被他这么一笑,陆离也笑了起来。

街头熙攘,此刻颇有些岁月静好的意味,两人在街上走着,闹着,笑着,不觉日光长。

陆离他们这边倒是轻松愉快,赵祯东那边却已经焦头烂额,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陆离他们离开封城也越来越近,但赵祯东却一时没想出万全之策,他要在南京的眼线之下不着痕迹地去见陆离和楚子潇简直难如登天,当时冯子炀兵败豫西,他作为冯子炀的老部下,不仅没有受到牵连,还能接手河南军政,这背后当然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他必须交出开封城的监察和决策权,也就是说,他如今不过是个空壳司令,徒有虚名罢了,手上可以调派的唯有当初西北军的几个弟兄,加起来不过一个连,想要翻身简直痴人说梦,所以对楚子潇的到来,他既觉得危险,同时也有些兴奋,对他和西北军来说,这或许是个机会,只看他能不能把握住了。

“师座。”赵祯东的副官陈启敲门走了进来,然后将一封密信递给他。

“派出去的兄弟快马加鞭连夜送回来的,楚子潇和陆离一行人昨日下午就离开济宁了,快的话后日便能到开封了。”

“知道了。”赵祯东有些头疼,抬手揉了揉眉心,顺嘴问了一句,“他们坐火车来的?”

“是。”

赵祯东皱着眉,沉思一会儿,嘴里念叨着,“济宁,津浦,到徐州,然后是陇海......陇海。”

赵祯东嘟囔了一阵,似是想到了什么,对陈启说道:“去查清楚他们的车次,等火车出了江苏界,你就派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