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闲改完数学和生物最后还剩下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他勉为其难地拿出物理试卷,一边改错一边在想剧本的事。
要说正能量的故事,他的作文素材库里有一大堆,各种平凡英雄,每一个拎出来都可以写出一个好的剧本。
他琢磨了半天,实在想不到用哪一个素材。物理错题也才勉强改了一道。
放学回了寝室,他拉着胡嘉望讨论了很久。从爱国英雄到见义勇为再到劳动楷模,景闲滔滔不绝。
“这些素材都很好,但是你能保证你的剧本能在八分钟之内讲完?我觉得如果选人物传记的话可能顶多只能讲一个故事,你还好要把这一个故事讲好讲得打动人心,你有把握吗?”
“不知道,可能有吧。我可以写一段看看。睿哥,你有什么想法?”
温晟睿:“你要不……先去看看别的剧目怎么写的。”
“有什么……诶,那个一频道播的《传奇人物》好像可以。明天我去找暇姐借个电脑搜一下。”
“你要不要用我的手机搜?”
景闲询问:“你今晚不用手机上网课吗?”
“不用。”
温晟睿在B站上网课这么重要的事他还是上个星期才发现的。按照学校的规定,熄了灯之后还可以有半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不过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会用来学习,要么直接睡觉,要么开着灯看书或者悄悄玩手机。
那天景闲正好化学作业没有做完,他看着占据一半篇幅的滴定选择题都就痛,干脆想找温晟睿问一问。
结果抬头就看到温晟睿拱在被窝里翻了好几个身掀开被子,坐起来正好和景闲对着眼。
温晟睿:“……”
景闲还听到对方手机里传来轻微的说话声:“……所以就把这个点还有这个点连接起来……答案等于……”
温晟睿把手机调成静音:“景闲,你有耳机吗?”
“有,你等一下。”景闲掀开枕头将那一团被压乱的耳机理出来递给温晟睿。
“谢谢。”
景闲的身体顺带着伸过去:“哥你晚上看啥呢?”
“数学网课。”
“噢……等等你先别缩回去,问你个化学题。”
温晟睿看了题,把思路给他讲了一遍又躲进了被子里。之后二十几分钟景闲看温晟睿进去看了几分钟又掀开被子然后又进去看。
看来是被热到不行,但又害怕生活老师突然进来查寝。
景闲拍了拍对方的被子:“哥,要不你出来看。”
温晟睿伸出头:“我怕她又收我手机。”
这个家伙这个学期已经被没收过一次手机了,还是写了一封简短的检讨书才拿回来的。
“给你本书挡着。”景闲拿起压在棉絮下的《卫晞大人亲笔写作的耽美同人文合集》扔给温晟睿。这个是卫晞自己找pdd印的,把这么些年来写的耽美同人都合在了一起,甚至比学校发的蓝皮教辅还厚。还是她在景闲过生的时候送的。
温晟睿看着白皮书上印的名字,陷入沉思。他不知道如果生活老师来查寝究竟是没收这本书呢还是他的手机。
“别闷在被子里,对呼吸不好。”景闲似乎丝毫不尴尬,并且还好心提醒温晟睿。
“嗯。”
温晟睿看着这本书,根本不敢翻开。他就左手把书立在前面,手机靠着书右手在草稿纸上计算。
太难了。
幸亏的是他瞥见生活老师好像就在门口透过玻璃望了里面一眼就走了。
景闲写完作业,还有几分钟:“我先睡了,你挡完就先放你那儿吧。”
虽然说第二天一早温晟睿立即将书还了回去,但是景闲好像感觉温晟睿接下来的两天都不在状态。
话又说回来,景闲犹豫地接过温晟睿的手机:“你晚上不是要看网课吗?”
“没事。”
“那我真用咯。”
“嗯。”
“今晚都不会还你哟。”
“嗯。”
景闲嘻嘻哈哈地爬上了床,也拿出《卫晞大人亲笔写作的耽美同人文合集》,把手机夹在里面点开对方的B站。
果不其然满屏幕除了数学就是物理的课程。
不过景闲也没有兴趣看这些,他搜到了《传奇人物》,随便点开一集。这个综艺每一集都会围绕一个人物讲述他的生平故事,并且还会讲他们人生最精彩的时光改编成舞台剧展现给观众,是他们写剧本的一个良好参照。
景闲研究了半个小时,灵光一现,然后又脑子又转了很久,感觉想法差不多成型后才放下手机睡觉。
第二天他兴致勃勃地把想法告诉了卫晞。
“我觉得我们的剧本可以围绕一个人物来讲他的生平故事。但是讲述的方法是通过另一个人来展现。也就通过‘我’看见他的所作所为来展现他的人物形象。这样视角就比较新颖。”
卫晞:“哦!然后可以出一道阅读题,叫’我‘在故事中的作用。”
“你应该懂吧,就像《祝福》里用’我‘来讲述祥林嫂的故事一样。”
“我懂,但是你想讲谁的故事呢?”
“就符合主题,比较红色的那一些,正能量的都行。而且其实我们不需要把他一生的经历都了解完,只需要看他最出名的一段。”
“这个想法也行。我也找一找可以写的人,这样我们下午好跟他们汇报。”
景闲和卫晞兢兢业业整理了自己手中的素材,发现确实可以写的太多了,这让两个都有选择困难症的人发难。
卫晞突然想到:“或许我们就可以直接从课本上选择一篇故事找个相对边缘但贯穿始终的人物来改写……要不然我们直接演《祝福》吧,感觉这样分还更高一点。”
“对呀,鲁迅的作品都挺好的,《药》还有《孔乙己》都挺适合改编成剧本的。”景闲意识到。
“那我们还写不写原创的?”
“下午讨论的时候我们说一下,但最终还是要看他们决定。”
“哎,难过,要是他真的不限题材的话我就让你还有温晟睿上去演我最近写的同人文了。”
景闲:“……啊?”
姐,你在说什么?
“没什么,我最近在写‘富得流油’的同人校园pa。”
“好,懂了。”
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班主任再次来到班上强调过纪律问题后,几个班委就出到教室外面站在走廊的角落里小声讨论。景闲把他的想法先分享了出来。
郑杨总结道:“你的意思就是说要改编的话就该鲁迅的文章?”
景闲无奈道:“不止这个意思,我是说我们在体现人物的时候,可以用鲁迅写作的方式。包括最后改编课文,也不一定是要改编鲁迅的文章。”
郑杨抿了抿嘴:“可是我觉得……这个不太好。我原来二班的同学说他们的主题是反校园霸凌,六班选的是科幻,七班说想要改一个最近特别火的电视剧。我就是觉得如果我们是选择讲名人故事,首先在题材上就不太新颖,感觉很老套而且有点太宏阔了。我就希望能有一些比较新比较流行的东西。”
景闲:“那我们应该写什么?”
“我昨天跟王珂讨论了一下,我觉得我们可以写关于一些心理疾病的主题,比如说抑郁症或者自闭症,让大家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实很严重。”
景闲和卫晞面面相觑,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
胡嘉望先提问:“既然这样你们是想写个什么故事呢?”
郑杨:“我们想的事先是开头先讲述主人公是如何被欺负导致换上了心理疾病,然后转学后因为孤僻的性格又再一次被隔离。直到有一天他同班的同学在打闹间无意把他放在桌子上的日记本打倒翻开,他们才知道原委。于是全班的同学都在有意无意地帮助他,最后他体会到同学们的友善,最终敞开心扉,积极去调整自己的状态。”
胡嘉睿没有对这个故事评价,只是问她:“这么多内容我们八分钟之内演的完吗?”
“这就是考验了啊,我相信我们的剧本组一定能够做到这个水平的。”
“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吗?”
众人围在一起沉默,这时楼梯间传来皮鞋拖着走路的脚步声。年级主任冯长林从楼梯口出现,看见十三班的同学站在教室外面讨论,指着他们冲了过来。
“十三班的,站在教室门口讨论啥子?自习课自习课不上,还在这说话!”
胡嘉望耐心地开口解释:“冯老师我们是在讨论课本剧的事情。”
“这时候有啥子好讨论的?!赶紧回去上自习!明明下课有的是时间,吃了晚饭那么长一段时间不讨论非要占到自习课来讨论。就你们十三班最不守规矩。快回去!我给你们班主任发个消息!”
几个人黑着脸回到教室。
景闲边翻白眼边坐到位子上。
无语。因为这一次半期温晟睿又考了年级第一,三班就一个年级前十,所以又要下来挑他们班的刺。估计暇姐看到了管都不想管。
冯长林给班主任打了消息后,又站在门口叫道:“温晟睿你出来一下。”
温晟睿不情愿地放下笔,跟着冯长林站在教室外面。
冯长林拉着温晟睿的手臂,又是欣赏又是感慨,希望温晟睿能够到他们班去学习,这样学风还要好一点。
这些话全被教室里安静的同学听了进去,大家拿着笔的手都握得紧了些。
班上瞬间传起小声地谩骂。
“他什么意思,说我们班班风不好,神经。”
“他们班才是班风不好吧,走个路感觉高人一等,觉得自己牛逼完了。”
“神经,中考这么牛逼怎么现在班平还没有12班高。”
“语文平均分还没有我们班高。”
温晟睿额角突突地跳,声音也变得严肃起来:“冯老,十三班很好,我也愿意在这里学习。换班这种事,我从来都不会考虑。”
冯长林又说了很多的话,温晟睿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
“冯老,自习课少讨论,您已经耽误我十二分钟了。”
冯长林脸色一变:“我这是为你好!”
隔壁十二班的班主任也听不下去,出教室过来帮温晟睿打圆场。
“老冯啊,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能力达到目标,为什么要强行改变别人的立场呢?再说了,十三班也不是不好啊,人虽然是个平行班但是成绩能和一些英才班不相上下,这不挺适合学习的吗?”
十二班班主任边说边推温晟睿回教室:“快回去好好学习,再看看还有什么可以提升的。”
温晟睿不想过多纠缠,转头就走。
班上同学的议论声更大:“我去,这波我站老刘。”
“老刘第一次说对话。”
“哈哈哈哈哈……”
冯长林大概是面子上又些过不去,摆摆手就下楼离开。
十二班班主任老刘听到教室内还有交谈声,敲了敲教室门:“我刚跟年级主任表扬了你们班,你们班不应该更安静吗?好好学一学温晟睿,沉得下心。该干嘛干嘛,保持安静哈。”
说完他回到十二班。
班上一直都有零零碎碎的小声音,到下课铃响一下就爆发出来。
“我除了能说个牛逼还能说什么!”
“冯长林真的该去检查一下脑子了,没个十年脑血栓想不出来这些话。”
景闲一巴掌拍在温晟睿的肩上:“哥你今天怒怼冯长林真的把我帅到了!”
“真勇敢这么跟冯长林说话。”
大家心里也都有数,只有温晟睿才有机会这么跟冯长林说话。幸好他们班有温晟睿,也幸好温晟睿来到了他们班。好多人打心里就不相信自己考不到好的成绩,也根本就不信中考就能决定未来的方向。
英语老师来到班上的第一天就说过:“中考已经过去,那这个事情就翻篇了。现在你们到了高中,就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管你中考考了多少,现在一切归零。我们拼的是最后的高考。”
有人已经放下失败,抬头向崭新的目标前行。有人却依然沉湎过去的成功,看着过往的辉煌沾沾自喜。
估计也就是因为冯长林说的话,十三班的同学这个晚自习格外安静,也格外专注。景闲强逼着自己去听物理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可喜的是他全都听懂了,第一次让他对物理电磁学醍醐灌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