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宛之只当自己醉糊涂了,应该是在做梦,梦里娘就会来。
“娘,我也,也有喜欢的人,但我,找不到她。”他把头靠在江素卿腰间,抱着娘亲的手。
江素卿给他顺了顺头发,“会找到的。”
“真的?”他嘻嘻地笑。
“会的。”
一阵风吹来,又只留下连宛之一人。
第二天连宛之光荣的风寒发烧了,连景安倒是新婚之喜蜜里调油。
李恒毅告诉连宛之学堂建好了,但现在学生还不多,因为许多家里不愿意送女儿上学堂,觉得她们早些嫁人更好。
“你若有空,不如先上着课,我去那些家里了解情况。”李恒毅决定自己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
连宛之马不停蹄就去了学堂,发现就五个女孩子。
“我姓连,是你们的老师,以后还请多多指教。”他认为自己的水平当不了夫子,只能勉强作为启蒙的老师。
“什么是指教?”有个女孩子提问。
于是一天下来,连宛之才对她们有所了解,基本上不怎么识字,能写自己的名字已经很不错了。
他便开始从最简单的教,上午学认字,下午学算数。
没错,用的还是那套阿拉伯数字教学,连宛之觉得简单好记,还好写。
但每次看她们完成课堂作业还是会心梗,毕竟一加一等于三,他也的确不知道是怎么算的。
“老师,我爹加我娘有了我,所以等于三呀。”
连宛之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如何反驳,只能是每个人发了一把算盘,这样才稍微好一些。
连宛之有时候还会去高坡向小叶子倾诉苦水,“为什么几加几都能算错呢?”
——刷刷刷,你觉得我能算对吗?
连宛之倒了些养料给小叶子,“我白问你。”
小叶子也不动树叶了,它还不想答呢。
几天后,李恒毅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招数,又招来了二十多个女孩子。
连宛之说自己带不了那么多,没办法又请来一个秀才做老师。
但这个男老师也不会阿拉伯数字,连宛之先把他教会,大人学起来还是简单的。
于是女子学堂在莲花县也算是正式成立了,不收学费,官家负责老师的酬劳。
街上也不再全是背着书袋的男孩子,女孩子也开始多了起来。
一些家庭认识到女孩子读书识字也能帮助家里改善生活后,纷纷自发将孩子送来,主要还是免学费的吸引力很大。
到了冬季,连宛之去到寺庙找婆婆。
“回来了?”婆婆背佝偻了许多。
“是的,今年刚回来。”
“我还以为你想明白了,不想去找她了。”
连宛之站的笔直,“我的确想明白了,只不过是想明白为什么要去找她。”
“她就那么好?”婆婆越发浑浊的眼睛盯着他,仿佛只要他露出一点犹豫的神情,就会被她识破。
“她让我去见识一下这世间有多美好,我便去了,也的确很美。”
“您说若是我见过更好的世界,便会忘了她。”
“但事实上,我想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一一说给她听。”
“纵然游历九州四海,可我发现,最想去的地方还是她的身边。”
婆婆停下转动佛珠的手,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这世上,总是不缺痴人。
他是,她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