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乐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美乐读小说 > 废墟里的家 > 第37章 第 37 章

第37章 第 3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们坚持51%的中方控股。"宁婉清借机整理思绪,"但核心技术共享。"她余光瞥见林秀芬竖起大拇指。

仪式结束后,D方技术总监悄悄拉住她:"您女儿很有天赋,D国有世界一流的工程学院......"

宁婉清笑而不答。当晚的家庭会议上,沐阳却主动提出:"我想学自动化,以后帮妈妈们改进织机。"

晓阳的第三次复查报告让全家松了口气——心脏缺损处已经长出新的组织。主治医生拿着片子啧啧称奇:"这孩子的生命力,简直像野草一样顽强。"

康复后的晓阳变得格外活泼。每天清晨,她都会迈着小短腿跑到院子里,对着刚冒芽的菜苗说话:"快长大,给姐姐吃。"

林秀芬悄悄在菜园角落搭了个迷你花架,种满D国带回来的郁金香球茎。当第一朵花绽放时,晓阳惊喜的尖叫引来了整个家属区的邻居。

"这花叫'勇气'。"林秀芬把花种分给围观的孩子们,"在很冷的地方也能开花。"

新引进的数控机床频频出故障,D方工程师查了一周也没找到原因。宁婉清带着沐阳钻进车间,母女俩对着图纸研究到深夜。

"妈妈,你看这里。"沐阳突然指着某个参数,"D国标准和华国电压不匹配。"

果然,调整电压后机器运转如常。第二天,D方总工亲自送来一盒巧克力:"令爱有双鹰一样的眼睛。"

这个插曲催生了厂里第一个"青少年科技实践基地",沐阳和同学们设计的电压适配器后来申请了专利。

林母的八十大寿宴席上,老太太突然宣布要学开车。

"娘!"林秀芬差点打翻茶杯,"您这岁数......"

"小柳二十岁就能开军卡!"林母倔强地说。她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女兵站在卡车旁,背后是鲜国的雪山。

宁婉清这才注意到,照片角落的日期是1953年3月1日——正是七姨婆说过的"时空节点"之一。

夜深人静时,林母拉着宁婉清来到后院:"我知道你不是普通人。"她指着满天繁星,"小柳走那晚,也说过同样的话——'我们会重逢在星光下'。"

中考放榜日,沐阳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宁婉清推门进去,发现女儿正对着一堆大学招生简章发呆。

"省重点高中不好吗?"宁婉清轻声问。

沐阳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少年宫老师推荐我去京城音乐学院附中。"她顿了顿,"但我想学工科......"

林秀芬不知何时站在门口:"就像潮汐不必选择只流向一个方向。"

最终沐阳选择了省实验中学的科技特长班,周末继续去少年宫合唱团。开学第一天,她穿着新校服在镜子前转圈:"我要发明会唱歌的织机!"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沐阳带回一个惊人的消息——学校计算机房新到了一批"苹果II"电脑。

"老师让我们设计程序!"她兴奋地摊开笔记本,上面画满了流程图,"我想让织机听懂音乐!"

宁婉清和林秀芬对视一眼,同时想起当年那个用自行车链条改造的原始织机。当晚,全家围在餐桌旁,沐阳用筷子蘸着酱油在桌布上画示意图,晓阳在旁边用蜡笔涂鸦助威。

"声纹控制加上音乐频率分析......"林秀芬若有所思,"D国实验室正好在研究这个!"

晓阳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就闯了祸。当老师让孩子们画"我的家"时,她固执地画了两个妈妈,还和纠正她的小朋友打了一架。

"她说我们家不对!"晓阳哭得小脸通红,手里还紧紧攥着被撕坏的画。

林秀芬蹲下来,用胶水把画一点点粘好:"还记得郁金香吗?和别的花长得不一样,但更漂亮对不对?"

第二天,宁婉清带着自家种的郁金香去了幼儿园。当孩子们围着神奇的花朵惊叹时,老师悄悄收起了统一印制的"标准家庭"示范图。

D国总部突然发来紧急电报——竞争对手窃取了"声纹织造"技术核心,正在申请国际专利。

"是施密特工程师!"林秀芬气得发抖,"他上个月突然辞职......"

宁婉清连夜召集技术团队。凌晨三点,沐阳抱着编程书推门进来:"妈妈,我们可以升级系统!"

接下来的72小时,全厂灯火通明。最终诞生的"声纹2.0"系统,不仅需要特定声纹,还必须配合专属音乐密钥——正是沐阳小时候常唱的《大海啊故乡》。

当D国专利局收到新的申请材料时,审查员惊讶地发现,这项技术的发明人名单上,赫然列着一个十五岁华国少女的名字。

林母突然提出要去鲜国扫墓。全家人轮流劝阻,老人却出奇地固执:"三十年了......该去看看了。"

出发前夜,宁婉清发现老太太在灯下缝制一件奇怪的棉袄——左右襟不对称,像是给两个人准备的。

"当年小柳总说冷。"林母头也不抬地解释,"长津湖的雪,埋到腰那么深......"

火车站台上,林母把一枚褪色的军功章别在晓阳衣领上:"太婆回来前,你替太婆保管。"列车启动时,老人贴着车窗说了句话。虽然听不见,但宁婉清分明读懂了唇形:"我等到了我的重逢。"

春节前夕,林母从鲜国带回一包冻土,小心地撒在后院的郁金香花圃里。

"这是小柳战斗过的地方。"老人精神矍铄,仿佛年轻了十岁,"我找到她的埋骨处了,就在能看到家乡的方向。"

年夜饭桌上,沐阳展示了她的新发明——用电脑编程控制的"电子春联"。当全家人的声音同时响起,红绸布上缓缓展开两行字:

"潮起潮落情不移

花开花谢爱永存"

晓阳突然指着窗外喊:"下雪了!"纷纷扬扬的雪花中,那株"勇气"郁金香悄然冒出了嫩芽。

春风送暖时节,厂里接到□□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通知。宁婉清站在新落成的研发大楼前,看着车队缓缓驶入。为首的车门打开,走下来的竟是当年那位□□夫人。

"宁厂长,别来无恙。"她亲切地握住宁婉清的手,"我带了些老朋友来取经。"

调研团里有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还有几位金发碧眼的外国记者。当参观到声纹织造车间时,一位M国记者突然问:"作为华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女企业家,您如何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

宁婉清看向正在演示设备的林秀芬,她胸前别着那枚潮汐纹胸针在阳光下闪烁:"就像经纬线,看似两个方向,却共同编织出完整的图案。"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沐阳的"智能声纹织造系统"引起轰动。评审席上一位白发教授激动地站起来:"这孩子的算法解决了传统纺织业的世纪难题!"

颁奖典礼上,摄像机镜头捕捉到一个温暖瞬间——当沐阳捧着奖杯走向观众席时,先是递给宁婉清,又转身交给林秀芬,最后蹲下来让晓阳也摸了摸。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刊登了这张照片,标题是《新时代的华国家庭》。

幼儿园组织"我的理想"绘画比赛,晓阳的画让老师犯了难——画上是穿白大褂的她站在手术台前,旁边站着两个穿同样白大褂的女性。

"这是......"

"这是我和妈妈们!"晓阳骄傲地解释,"我们要发明不疼的手术!"

原来这孩子一直记得自己心脏手术时,宁婉清和林秀芬彻夜未眠的守护。这幅画后来被D国合作伙伴装裱起来,挂在跨国公司的总部大厅。

声纹织造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颁奖词里特别提到:"这项发明源于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最终惠及全社会。"

庆功宴上,宁婉清收到一封特殊来信——当年那位无臂母亲用脚执笔写道:"感谢你们设计的脚踏式织机,让我找回了做人的尊严。"随信寄来的是一幅精美的刺绣,图案正是沐阳获奖时的照片。

林秀芬把刺绣装裱在厂长办公室,旁边挂着晓阳的涂鸦和沐阳的奖状。D国合作伙伴参观时感叹:"这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

盛夏的傍晚,全家来到东海崖野餐。沐阳带着晓阳在沙滩上捡贝壳,宁婉清和林秀芬并肩坐在礁石上,看着夕阳把海面染成金色。

"七姨婆说的那个日期快到了。"宁婉清轻声说。

林秀芬握住她的手:"你决定好了吗?"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笑。沐阳举着个大海螺跑来:"妈妈!里面能听见海浪声!"晓阳跌跌撞撞跟在后面,小手里攥着把沙:"给妈妈!"

宁婉清望着她们,突然明白母亲当年为何选择留下——有些羁绊,比时空更永恒。

"我早就决定了。"她十指紧扣林秀芬的手,"潮汐的方向,就是心的方向。"

海浪轻轻拍打着礁石,如同岁月温柔的叹息。在满天晚霞中,两个身影依偎在一起,看着孩子们在沙滩上追逐嬉戏,画出一道道幸福的印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