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乐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美乐读小说 > 共从容 > 第32章 为人臣子

第32章 为人臣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殷从容被劫,广陵王遇刺,一大早金銮殿上就像炸翻了锅,可皇帝却因为听闻二皇子受伤一时情急,又昏迷过去,无法早朝。

范策在殿上怒不可遏,他一把拽过许慎思,目眦欲裂,“废物!你是怎么看人的!”

许慎思被范策摁在地上,一脸慌乱,“范将军,我真的不知道怎么会这样,昨夜广陵王要亲自审讯殷小姐,然后臣离开牢房就昏了过去。”

一样不明白的还有李峥,明明人已经进了刑部,还会被人劫走?

“查!就算把西京城反过来也得把人找出来!”

范策一挥手,立刻调兵将西京城各个出入口封锁,进出之人都被严加盘查。

范策捏着剑,骑在马上,人一定是徐问青救的,谁不知道广陵王和他的关系最亲近。

广陵王府,徐泊简披着外衫拿着一卷兵书在读,范策直接冲进他的府门。

“广陵王殿下,身体可有不适?”

徐泊简墨发三千,肩上还缠着绷带,“托将军的福,一切安好。”

“本将军可不安好,怎么殿下去了一趟刑部,人就没了?”

徐泊简轻笑,又低下头把目光放在书上,“将军说笑了吧,本王伤成这样,你不去抓刺客,反倒来广陵王府这里兴师问罪。”

徐泊简是个打太极的高手,面对范策的逼问,他是油盐不进。

范策把剑立在地上,冷兵器的碰撞声听在耳中极其生硬,他咧着唇狰笑,“既然殿下伤的这样重,那接三殿下回京的差事不如换一个人来做。”

徐泊简眼睫一颤,他合上书,挂着温柔的笑,“不劳将军费心,本王已经修书给三弟,他不日就会抵达京城。”

范策在他这里得不到答案,只好对京城严防死守。

京城的风声愈发紧,肖罄无法见到徐问青,便找到程少亭将汴梁的事情转告他,连同六月白一并交还。

“程公子,若有需要,在下可以为殷姑娘作证。”

程少亭接过书信和软剑,沉声点头,“多谢肖统领肯信任我们。”

“我并非是相信你们,而是在汴梁亲眼所见变故发生,殷姑娘是清白的。”

程少亭对肖罄抱拳,以表谢意。两人并未久留,见了一面又各自分开。

范策如此大范围的搜寻,却是连个人影都没找到,谁又能想到,殷从容根本就没有离开皇宫,而是在后宫深处。

折腾了两日,朝堂上又掀起了轩然大波,同徐问青回宫的消息一同传回来的,还有崔宜君和杨应缇的联名上书。

奏折指证平津王勾结北凉,养私兵。在汴梁北郊,发现了豢养的大量的牦牛,以及借此和北凉私自通商的证据。扬州城,府尹程如秉将宋拂烟留下的书信和一封藏在乐娇楼的遗书寄回京城,同时请奏彻查平津王徐祁安。

而被牵扯出的,还有六年前宋庚纪谋逆一案。

徐问青回京是先斩后奏,早朝上,他一身白色冠服,重新踏上曾一步一跪的九十九节白玉阶,这一次两旁的御林军均是跪地相迎。

徐问青目光坚毅,天边的晨曦映在他犀利的侧颊。他的脊背同离去时一般挺的很直,剑眉星眸,眼底的温度却几近于无,像六年前的隆冬,像六年前众人刺向他的每一剑。

他清俊挺拔的身影终于出现在朝臣眼中,踏过朱红的金銮殿门,就意味着他徐问青仍然是西唐王朝尊贵的三皇子殿下,他为君,众人为臣。

徐泊简和徐舟望最先回过神,二人笑着迎向他,“三弟(二哥),欢迎回家。”

龙椅上的皇帝撑着病体,在孙禄的搀扶下走到徐问青面前,他鬓角斑白面容消瘦,眼底的青黑掩也掩不住,他一把捏着徐问青的臂膀,眉眼抖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徐问青深深看了一眼皇帝,眸色一如既往的暗,只是其中又夹杂了一些势不可挡的决绝,像破釜沉舟。

徐问青掠过徐祈宗,缓缓勾唇,看向依旧在原地呆若木鸡的朝臣,“诸位,为何不跪?”

金銮殿上霎时跪了一地,仍然站着的只有范策和徐弋怀两人。

“臣等,恭迎三皇子殿下回京。”

徐问青草草一扫,他瞥了一眼双手握拳的徐弋怀,无谓的笑笑,末了又面向范策,“将军为何不跪?”

“臣一身军功显赫,面见陛下也可不跪,又何须向殿下行礼。”

他当真是嚣张的要命。

徐问青挑眉,颇为赞同地点头,“说得好。”

徐问青一个闪身,顺手抽出范策的佩剑,锋利的剑刃闪着寒光,剑尖却直直的指向他的咽喉,一寸一寸逼近他。

满堂哗然。

“六年前这里没有你插嘴的份儿,六年后,本殿让你跪,你凭什么站着?”

他的剑已经抵着范策的脖子,只需轻轻一刺,就能穿透他脆弱的喉咙。

“将军,为人臣子,就得有为人臣子的觉悟。”

“你说对吗?”

范策低头看着近在咫尺的冷剑,脸色涨的青红,殿上皇帝和诸位王爷都不曾发话,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他今日跪也得跪,不跪也得跪。

范策深吸一口气,缓慢地弯下一只腿,然后是另一只,双膝触地,他终于折下腰伏在地上,恭恭敬敬磕了一个头。

“臣,范策,参见三皇子殿下。”

徐问青垂眸,眼中的笑意逐渐收起,长剑在他手中挽了一圈又回到范策腰间的剑鞘中,“铛——”得一声,众人心中一颤。

“多谢诸位大人迎我回京,都请起吧。”

徐祈宗哼笑,没制止徐问青僭越的举动,他坐回龙椅上,看向自己依旧桀骜不驯的儿子,“接下来是不是该见一见你的父皇。”

徐问青负手立在殿中,比起六年前的单薄,此时的他更为冷冽淡漠,只需一眼就能叫人心神恐惧。

“六年前,儿臣恳请您彻查宋将军的谋逆案,六年后,儿臣只好逼您为外祖父翻案。”

宋庚纪的遗孤宋拂烟死了,平津王徐祈安死了,他与殷从容多次遇刺,如今的殷氏女更是下落不明。

若不查,如何平民怨,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案子已经被推到天下众人面前,压是压不下去的,事关皇位、国本、根基,谣言四起,令黎民百姓如何不乱?

徐弋怀抿着唇,面色不虞。徐问青一回来,这里就没有任何人的立足之地,无论是臣子和皇帝,都只能看到他一个人。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愤懑,冷静地看着殿上的情形。

“案子可以查,那你告诉朕,谁来查?”

徐祈宗见满堂寂静,于是沉声开口。

徐问青的目光在众人之间巡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低头沉默的徐弋怀身上。

“儿臣觉得,广川王心思缜密,又身为长子,定能秉公办案,还将军清白。”

徐弋怀愣住了,范策也愣住了,就连徐祈宗都觉得老三在开玩笑,谁不知范策和徐弋怀走得近,让广川王查案,不就相当于把毁灭证据的机会送到对方手里。

“儿臣没开玩笑。”

徐弋怀不懂他的意思,连连皱眉,想要开口拒绝,却被人打断。

徐问青眼中还噙着风轻云淡的浅笑,他偏着头,笑问:“大哥,你会将此案查得水落石出,对吧?”

他们的关系,何时这般好了。

徐弋怀拒绝的话最终没能说出口,他看到范策用狠毒的目光盯着徐问青,不知怎的,鬼使神差应下这个棘手的差事。

“儿臣一定不负父皇的期待。”

徐祈宗的目光在他们兄弟身上几人转了一圈,欣慰地点头,“那就交给广川王来办吧。”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原本要调查的案子又变成了多年前的旧案。

退朝时,徐问青率先离开,文武百官跟在他的身后,忽然想起那日高台之上,十四岁的少年恶狠狠地盯着他们。

“烦请诸位牢记今日,若他日宋将军得以沉冤昭雪,问青一定会在此谢各位今日的口诛笔伐、仗义执言,诸位恩情问青铭记于心。”

“永世难忘。”

铿锵有力的四个字,也是令他们遍体生寒的威胁。

宫门口,徐弋怀拦住他。

“为什么让我来查?”他还是不解。

徐问青看向落后他们几步的徐泊简和徐舟望,又将目光收回落在满面愁容的徐弋怀脸上,“大哥,除了玉轻你不能和我争,其余的,我一概不感兴趣。”

徐问青笑吟吟的靠着马车,轻巧的敲着车窗,“权力、皇位我都可以不要,我只想还沈家清白,让我母妃九泉之下能够安心。”

徐弋怀一顿,“你——”

“说什么呢?”徐泊简到了。

徐弋怀咽下口中的话,转身走了。

徐舟望看着他略显落寞的背影不禁发问:“三哥,你俩说了什么,大哥怎么跟丢了魂儿一样。”

徐问青一撩衣袍上车,“没什么。”

马车徐徐离开,却是与两人相反的方向,徐舟望眨了眨眼,“他要进宫?”

徐泊简盯着马车逐渐驶远,荡开一声笑,“宫里兴许有他想见的人。”

徐舟望:“啊?”

眼看徐泊简迈开步子先走,徐舟望连忙跟上,“等等!二哥,什么人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