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都点头同意,中间夹杂着林枫抱怨:“你都想好了还突击吓唬我们作甚?”但无人理会。
林竹干脆利落地布置任务,大家一起拟定出一份简单明了的评选规则,按评分高低排列出店铺排行榜。
林竹说得口干舌燥,无痕干脆去泡了茶端上来,几个人一边品茶吃点心,一边谈论着如何进一步推广“百姓评选”,如何利用百姓们的建议改进报刊内容,将洛阳各家店铺的美食优劣一一公示于众。
她相信只有充分倾听百姓心声,才能使《洛阳食话》更加贴近民意,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正如报纸顶端的话语:美食不仅是口福,更是民生。
大概的方向说完,会议差不多能结束了,林竹终于肯点头放过大家。
成姗姗高兴地跑出去逛集市,林枫也打着哈欠要出门,晏元青悄然走到林竹身侧,说道:“林姑娘,听取民间之声,必能使《洛阳食话》越走越远。”
“我那笔钱,算是投对了。”
林竹听完,高兴地一仰头:“那是当然!”
看着眼前带点小骄傲的林竹,晏元青也跟着笑。
他回身离开,林竹仍在灯下默默整理那一叠叠来信。
-
确定了新的专栏后,下一期探店还没开始做,天公不作美,烈日转眼就被阴云遮挡。
晏元青恰好在,无痕和飞雁跟着他们主子,本打算去探一家面馆,这回彻底被困在林竹他们的小屋里。
但成姗姗和林枫二人还没回来。
暴雨倾盆,林竹正焦急之时,姗姗怀里抱着一只小猫冲了进来,身后关门的是林枫,肩上扛着一只小狗。
屋内四个人面面相觑。
“姐姐,我和林枫哥去印坊,回来的路上就赶上这暴雨,那边地偏,就在路边找了个荒废的小破屋躲雨,谁知看见这小猫小狗,它们俩依偎在一起取暖。”成姗姗眼泪汪汪地说。
林枫头发也还在往下淌水:“真的太可怜了,我们俩都不忍心看它们被活活冻死。”
林竹赶紧走上来,一摸,果然,两只小动物都有些僵硬了。
小猫和小狗都只不过比寻常人一只手大一些,估摸着才几个月大,也不知他们的家人是否还活着。
几率太小了。
这场暴雨带来的骤然降温让人也一下子适应不来,更别提这些没有家的生灵。
它俩还蜷缩在一起,紧闭着眼睛,好在还有微弱的呼吸表明生命的存续。
林竹心中一颤,也同伙伴一样,不顾它们身上的泥污,抱起来用自己的体温为它们取暖。
不忘回头催促着林枫和成姗姗两只落汤鸡进屋里去热姜茶喝。
晏元青默默看着这一幕。
他记得在宫里,有娘娘饲养宠物猫来缓解寂寞,五岁的时候,母妃的猫下了小崽,他抱了一只回去。
心想可以陪着自己读书学习,可是......
“玩物丧志!”被父皇看到后,只有一句批评和漠视的眼神。
老皇上——现在已经是太上皇了——他当时厌恶地看了小猫一眼。
晏元青才知道父皇在宠妃面前的和蔼都是伪装出来的,逗其开心罢了,真正面对小生命的时候,反而是厌弃的。
不多久,父皇身边的太监就奉命过来要把小猫带走,他皇兄——那时候还是太子,为了帮晏元青拦住太监,保住小猫,还崴了脚,险些摔下阶梯。
燕元明的右脚至今还易疼痛。
晏元青闭了闭眼,不再想这些事情。
前尘往事罢了,他没说什么,只是也起身上前过去,从林竹的怀里接过来一只。
对着几个人惊讶的目光,他笑了笑:“我小时候养过一阵子小猫呢,对照料动物还算熟悉。”
林竹便放心交给他,两人一人抱住一只动物,方便用衣物给它们取暖。
安静了片刻,感觉到怀中小猫身体愈发柔软,不再那么坚硬,林竹松了口气,率先开口:“我们不如给它们起个名字?”
“好啊。”晏元青回道,“但是是成姑娘和林公子捡来的,我们起名是否有些不妥?”
林竹抿抿嘴,皱了一下鼻子,坏笑道:“不管,我们起了名字,它们认下了,也就改不了了!”
晏元青无奈地看着林竹:“都好,都听你的。”
两个人蛐蛐了半天,最后瞧着浑身雪白的小猫——听说这种小猫在野外通常会受到欺负。林竹心疼小猫,她对这只坚强的小生命寄予厚望。
遂赐名旺财,林旺财。
“如何呢,晏公子?”林竹略带期望的目光投向他。
晏元青昧着良心说:“这名字不错,很......很别致。”
另外一旁,无痕无语,飞雁不言。
俩人旁若无人,又看向可怜巴巴望着他们的小狗。
小狗看起来还不大,黄色的毛皮,黑亮的圆眼睛眨着。
“你也帮忙起一个名字吧。”林竹用一只手抱住小猫,腾出一只手来戳了戳晏元青。
王爷低头沉思片刻,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名字,有些试探着说:“小咪?”
“很好!”林竹果然很满意,高兴地微微眯起眼睛笑。
在里屋喝了半天姜茶,终于缓过劲来的林枫和成姗姗相顾无言。
“所以,你说这狗叫林小咪。”林枫面无表情道
“所以,这猫叫林旺财。”成姗姗双眼空洞。
林竹期待地看着两人,点了点头。
“姐姐。”成姗姗艰难开口,“你将来若是给人起名字,最好慎重一些。”
林竹不以为意:“小狗的名字还是晏公子取的呢。”
捧着热茶的两个人齐齐把头转向晏元青。
晏元青打开扇子默默挡住脸。
林竹不理他们无声地抗议,只是一味地给小猫小狗找吃的。
她记得上辈子在互联网看到过很多可爱的小宠物,名字都别有独特风味。
比如一只网红小猫叫三二一,她本以为那人养的另一只小猫叫四五六。
结果那只小猫叫上链接。
林竹感叹年轻人取名之巧妙。
刷得多了,自己也很心动,却没时间和精力养一只。
现在一下抱俩,林竹甚是满意。
“上次的会议记录补充一条。”林竹找来纸笔,淡定蘸墨,"这周需要买点新鲜的肉。"
晏元青挑眉:“我们一起吃的吗?”
“给旺财小咪吃的。”林竹无情地回答。
哄笑间,她抽出张皱巴巴的信纸:"咱们上次整理出来可以采纳意见的信件中,我瞧这封有点意思。"
林竹指尖点着某行小字,"'城西赵氏面馆汤头尚可,但老板娘总克扣浇头,望贵报整治'——落款是'苦主张三'。"
林枫凑过来细看:"咱们正好想去一家面馆,我们可以进行对比。"
众人点头,林竹一拍手:"这正是百姓点评专栏的契机!"她抓过笔在宣纸上疾书
"且慢,急不得。"晏元青突然按住她手腕,"先试吃,看看情况。"
三日后,赵氏面馆。
林竹望着碗里三片薄如蝉翼的牛肉,筷子尖挑起根发丝,柳叶眉凝成一团:"这就是'料足味美'?"
晏元青低头咬了一口面条,嚼了几下,闷声道:“不够劲道,还不如我来。”
赵氏面馆开得却有模有样,外头装饰着大红灯笼,掌柜的热情洋溢,唯有这面实在是不够美食之称。
林竹见他们要价不低,认为卖点只卖在了服务上,标价虚高。
众人低声议论,很快一致认为赵氏面馆品质平平。
团队转而探访另一家鲜为人知的面馆。
这店很小,竟是两个年岁已大的老人家在经营着。
店面虽简陋寒酸,门前却摆满那种自家制的木头小桌,弥漫着浓浓的亲情味。
几人刚才都没怎么吃饱,这回直接点了招牌面。
奶奶笑呵呵地让众人进屋,过不多久,爷爷端上来热腾腾的面条,碗中汤头清澈透明,散发出的香气扑鼻而来。
大家低头品尝,面条筋道,煮得恰到好处,不硬也不软,轻轻咬下去能感到一股韧性。汤面上浮着几片葱花,牛肉片切得极为精薄,油光微亮。
每一片牛肉上均匀地撒着生姜细末,软嫩入味。这一碗面虽然用料简朴,甚至是偏于原味,但却把朴素的味道发挥得淋漓尽致。
林竹吃了几口便觉汤头鲜美,价格公道,实在是民间难得的美味。
正当林竹点头称赞之际,忽听门外有喧哗之声,爷爷奶奶立刻出门查看情况。
林枫摆摆手没在意,他们只当是寻常路过的人。
结果,过了半晌,声音反倒越来越大了,两位老人家也迟迟未回。
林竹忧心忡忡道:“要不咱们过去看看吧?”
晏元青此前便喊了无痕和飞雁一同进来吃,见此状况,他二人立刻飞身跃起。
林竹来不及感叹这两人竟有这样好的身手,也跟着起身出去查看。
大家来到门外才看见一群地痞流氓正围在巷口歪脖柳树下。
那三个泼皮正对那对老人颐指气使,想趁机索要额外“保护费”,扬言若不照办便要闹事。
老爷爷面露难色:“各位好汉,我们俩这几天也没什么客人,这破面馆生意不景气,我们老两口得吃口饭,要不你们看看,能不能宽限这么几天呐?”
老奶奶腰身受过病,直不起来,佝偻着腰在边上站着,不敢说话。
一看就是被欺压久了。
那地痞头头见要钱不成,悄无声息从背后摸索着,林竹瞪着眼睛:“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