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乐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美乐读小说 > 穿书之庶三郎 > 第44章 第44章 国子监

第44章 第44章 国子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萧允硕重新换了一袭银纹窄袖蟒袍,头戴玉冠一头墨发高高束起,腰间缠着玄色暗纹宫绦,隐约可见金色光芒从中闪过,两边坠着莲花纹的翡翠玉佩,乾坤圈下坠流苏银铃。

他一如往常先跟着老夫人去给太后请安,大夫人正在坐月子,萧允泽与萧允硕跟在老夫人身后,后面是萧允庭与萧允澜。

萧允硕于老夫人左侧微微落后一步的位置,少年相貌清隽无双,舒朗俊雅的眉目带着一股病态的柔弱,缓步走来,行如风月,宛若清霜,气质姿态是说不出的尊贵优雅。

太后特意派来宫人引路,前来引路的小太监规矩极好,只是在初见萧允硕时微微愣了一下神很快便恢复如常,再见到后面的萧允澜时,萧允硕注意到小太监眼里的一抹惊艳之色,心中闷笑两声。

他二兄这长相,再过几年只怕要得个艳压群芳的名头了!

如今已过天气乍暖,几人乘坐轿辇,过了长街抬眼便看到崇德殿外站着两个孩子。

女孩能比男孩略微高出一点,二人均是身着湖青色的宫装,衣着简单并无太多配饰。女孩头上两支简单的合欢步摇,简单素雅。男孩头上一顶鎏金小冠,上面并没有特别复杂的花纹,腰间挂着翠竹文的香囊。

这身打扮也就比宫中的宫女太监略强半分罢了,勉强能让人看出这是个主子。

萧允硕抬眼望去便知道二人身着的锦衣并非今年的新衣,最起码那个女孩不是。瞧着二人窘迫素净的穿着便知是陈美人所出的龙凤胎,三公主与四皇子了。这几年他倒是与这姐弟二人接触过几次,不过每次二人都是低着头让人看不清样貌,今儿到时见着了!

也不知道当初崇熙帝是怎么想的,当年竟会默许这两个孩子出生,这么多年二人虽也被尊称一声小殿下但其实并没有上玉碟,在宫中一直饱受苛待,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南陈质子。

不过这姐弟俩到时聪明,自从学会走路后便一次不落日日来给太后请安,风雨无阻,世人谁不称一句孝心可嘉。纵然太后不喜他们,也不得不多要给几分脸面。

见到有人来二人明显有些畏瑟不安,尤其在察觉到萧允硕等人探究的目光时更为明显,四皇子低着头直往三公主身后躲,倒是三公主则更为大胆一点,一言不发挡在四皇子身前,身形瘦弱却有铁骨铮铮的气势,俯身向老夫人行了个简单的宫礼。

要不是萧允硕也学过宫礼还真瞧不出那是在行礼,简直就是虚晃一下,萧允硕不禁抿唇一笑。

那两个孩子是什么身份老夫人自然知晓,自也知晓太后的态度。“三公主与四皇子怎么等候在此?”老夫人柔声问道,亲自上前扶起三公主。

“回老夫人的话,我们来给皇祖母请安!”三公主抿唇,神情有些羞涩。今日会有许多勋贵世家子弟入宫,每每这个时候三皇子最爱拿他们姐弟取乐。太后虽然不喜他们,却不会肆意折辱他们,三皇子等人也不敢在太后面前放肆,只需要待在太后这里就能安稳度过这一劫,顶多今日受些白眼而已。

可太后十次能让他们进去两次便已是很好了,今日她特意塞了碎银子给守门的小宫女得来这个消息,故意赶在永安侯府的人之前来这里等候,为的就是跟着永安侯府进去。

“既然如此,那三公主随我等一同进去吧!”在外面老夫人素来愿意与人为善,总盼着那些人能记她点好,日后回报在许言栀与萧允硕身上。

她从不奢求人性怜悯,她也深知人生而忘本的劣根,但是万一呢,万一就在某一个契机,栀娘母子就需要那一点呢!

“阿硕,你年长些,与庭哥儿一起照顾好弟弟妹妹!”老夫人特意点出萧允硕的名字。

萧允硕自是明白老夫人的意思,脸上笑意微敛颔首道,“是的,祖母!”

太后身旁的陈女史亲自出来迎接,闻言并没有出言阻止,只是恭敬地请众人进去,三公主与四皇子没想到这么容易,两张瘦弱的小脸具是嘴角忍不住上翘。

三公主牵着四皇子的手走在他们后面,甚至在有意控制着距离,离得不远不近,既不显得身份低微过于谄媚,也不会让永安侯府的人觉得她们假清高,可以说这个分寸拿捏得很好。

大殿内太后一身明黄凤袍,明黄色金线绣出的凤凰熠熠生辉。脖间佩戴着一串珊瑚朝珠,眉慈目善像是一个和善的老太太,不过眉宇间不经意流转的凌厉让人不容小觑。

几人一进大殿,老夫人便带着众人行礼问安,太后见状急忙摆手命人将老夫人扶起来。

老夫人轻轻拂开陈女史的手,笑道“礼不可废!”不过腿却也没有再跪下。

萧允硕与萧允泽等人老老实实地按照规矩行礼问安,后面的三公主与四皇子显然没有被人特意教导过,可能是于宫中耳熏目染,虽然生疏却也看得过眼,可偏偏前面有几个行走的标准模板,这一对比有些不足就很明显了。

二人一行礼便惹得众人发笑,太后懒得去管这对姐弟,她的注意力都在萧允硕几人身上,只草草叫了起,命人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安排了位置。

“你说说你这么多年这股子犟劲儿还是没改,你自个儿行礼不算,非要带着小郎君们一块行礼,要是累坏了小郎君们我看你这个做祖母的是不心疼?”太后指使女史们为几个小郎君端来茶水点心。

女史们手里捧着吃食恭敬地放到几人面前,打眼望去都是宫中时兴的吃食,萧允硕略略扫过几眼便没了兴趣,都是一些自幼吃惯了的东西。

三公主与四皇子自然也得了两盘子点心,比不得萧允硕等人的精致,甚至有些凉了,但四皇子还是很开心,这是他们平日里见都没见过的点心,姐弟二人瞅着无人注意的空隙用洁净的帕子偷偷包了两块带回去给陈美人。

老夫人在最前面的位置款款落座,“要是连礼节都没有,他们几个回去怕是要挨鞭子的!”

“你竟也舍得?只怕到时只有你最心疼!”太后抬手招几人上前,目光里满是掩饰不住的欣赏,“来来,你们兄弟几人上前来,让我这个老婆子仔细瞧瞧!”

仍是由萧允庭带头,太后看过一个小郎君便给两块糕点甜嘴,目光从萧允硕病弱的眉眼扫过,又看了一眼萧允泽,“你们在家可有读过什么书?”

“家中兄弟都是在族学读书,夫子倒也不拘着我们兄弟学什么,倒也自在!”萧允庭开口道。

几人纷纷点头称是,见小郎君门乖觉,太后目露赞赏,不由夸赞道:“你家的小郎君真是夺天地造化,各有各的不同,可比宫中的强多了,我看不如留在宫中,有他们做榜样让我家那几个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压压他们几个的傲气!”

老夫人目光微敛,眼里荡漾着笑意,谦虚道,“我这几个不成器的哪里能比得上众皇子,天下谁人不知太子颖悟绝人,最是为人温和,宽厚有礼,我家的若能习得太子半分我便是烧高香了!”

“这几个泼猴我可不敢留在宫里!”老夫人打诨岔过话题,“闯了祸事小,要是带坏了几位小殿下,便是我等的罪过了!”

太后坐直了身子,“国子监不就可以,要我说满朝文武上下谁家不争着抢着把自家小郎君送去,唯独你家,小郎君们都被看得严严实实,依我看啊你家不像是在养小郎君倒像是在养小女娘呢!”

“怎么,可是担心你家小郎君在外被人欺负了不成?放心,有太子他们在呢,定不会让你家小郎君受丁点的委屈!”

闻言萧老夫人捂嘴浅笑,笑得肩膀都抖了起来,“欺负?他们这四个不去欺负旁人我便烧高香了,这几位泼皮无赖若是进了国子监,只怕我日日要去给人家登门赔礼!”

在老夫人与太后打机锋的时候,萧允硕几人都默不作声将糕点收起来谁也没有吃,几人早已不是小时候那个伸手讨要糕点的小不点了。

这国子监由皇家所建,分甲舍班与乙舍班,甲舍班就是为皇子皇女准备的,勋贵世家子弟也会入学此班,每日授课完便可以自由离开。

乙舍班则就是顶级勋贵世家的庶子或者寒门子弟,每半旬放一次假,而且只可以带一名仆从,很多时候甚至要自己动手整理床铺书案。

三公主带着四皇子从始至终都默默坐在角落里,听着太后夸赞几个小郎君,他们站在人前万众瞩目,于光芒下风姿傲人,二人眼里不自觉带着些许羡慕,

若他们也能如此便好了。

平日她们见都没见过的糕点被几人随意放下,求而不得的国子监却被几人却视为累赘,更不用说其他东西了。

“姐姐,如果咱们生在永安侯府就好了!”四皇子压低声音靠近三公主耳边艳羡地说道,他也想站在高位俯视众人。

“没关系,那些我们迟早会有的,父皇会接我们回家的!”三公主重新将目光落于萧允硕身上,于心里默默说道。

在宫中他们就是所有人的玩物,只有永安侯府的人从来没有参与其中,那个萧允硕每次见到他们都会笑,会给她好吃的糕点,会教她怎么逃跑反击…

这个人永远都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纵使不言不语,也会让众人的目光不自觉为其停留,三公主恍然想起一句话:朗艳绝绝,世无其二!

这句话还是她偷听那只癞皮狗说的,癞皮狗就是孙骐珏。萧允硕很少进宫,每次她只能远远地瞧着,就连萧允硕有时候帮她,她也是低着头不敢抬头细看。

她知道这个人是好看的,虽然看得不真切,但是她就知道。

曾经她在御花园偷偷听大公主谈起过,父皇有意与永安侯府联姻,而大公主年龄正合适。那天御花园中大公主与二公主为此大打出手,因为二公主也极为喜欢他,此事甚至闹到了父皇面前。

父皇脸上挂着她从未见过的笑意,他没有斥责两位公主行事无状不知廉耻,反而笑意盈盈谈及永安侯府适龄的两位小郎君。

那时她便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少年郎能被父皇如此夸赞,在她眼里太子哥哥就已经是顶顶好看的小郎君了,可父皇说永安侯府的三郎君才是天下顶好看的孩子。

今日这么细细一瞧,父皇的夸赞的确使得。

王皇后笑意浮上眼角,声音轻灵,“老夫人莫要舍不得,几位小郎君交给本宫大可放心,宫中是万万不会亏待了他们去的!”

“老身终究是老了,做不得孩子们的主,去问他们自己去,若是愿意便来吧!”老夫人干脆摆手让她们自己去问,自己垂下眸子去看茶盏里的浮沫,整个人气定神闲。

众人的目光再次落在几个小郎君身上。萧允硕知道此番国子监是一定要去的,但这不是太后有资格决定的事,永安侯府的小郎君去国子监,那是要崇熙帝三催四请才可以的。

“谢娘娘厚爱,只是祖父出征在外归期不定,离家时对我们兄弟多有嘱托,让我们于祖母膝下承欢尽孝,国子监只怕是与我等有缘无分!”萧允硕上前一步开口道。

王皇后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水,不动声色地看了眼太后的脸色,“这国子监乃国之根本,你们几人去了是与太子一同进学,请的都是朝中大儒,可不是外面那些寂寂无闻的夫子!”

果然太后的脸色好许多,王皇后放下心来,将目光落在萧允泽身上,示意他带头同意。萧允泽看到王皇后的目光又重新将头垂下,并未应声而动。他需要琅琊王氏的支持不假,可他姓萧。

老夫人与萧允硕话中几次推脱,他还是听得明白的!但他也深知不能与王皇后生分了,思虑片刻后才道,“于外祖家时,常见几位表兄连夜抄录诗书古籍充入国子监书舍,其中不少是外祖从不示人的珍藏孤本。”

文人学子缺什么?缺书、缺老师、缺人脉,这书便是头等需要的东西。断文识字了才能称一声文人。自古史书古籍从不会流落民间,都被世家勋贵牢牢握在手里,不然三夫人李氏又怎会特意向老夫人提出那些要求呢?

果然闻言萧允澜有些意动,毕竟他已经打定主意要以文入仕,国子监有古籍,有大儒,更可以结交人脉,日后的仕途自会顺畅很多。

可他也清楚,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尤其是前面老夫人话里话外都是拒绝,与萧允硕交换一个目光后,开口说道。

“梅花自有扑鼻香,本无需剪雪裁冰,朔风彻骨!”萧允澜身姿板正,如清风晓月,说出来的话却是傲骨铮铮,“那些古书经典虽可窥得一丝君子骨,但自古以来言传身教才是立身立世之根本,萧家儿郎自当如是!”

萧允澜目光深邃,似笑非笑地落在萧允泽身上,从容不迫与之对视。

萧氏儿郎,目前确定下来的只有他一人是以文入仕!萧允泽本意就是引他到人前来不是吗,只可惜这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