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感觉自己轻如鸿毛?
随波逐流,与世浮沉,欲将洗心革面,卷土重来;
你可曾怀疑自己薄如草纸?
风雨飘摇,予室翘翘,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你难道不觉得自己深陷泥沼?
声嘶力竭,却被漠然置之,无动于衷。
可你是否知道,黑暗的生活中尚存一线希望?
因为你心中暗藏火花,
正待契机点燃,绽放奇迹。
来吧,无所畏惧,勇敢展现你全部的美好!
但无需觉得自己是无谓的存在,
每个人都独一无二,无可替代。
或许你疑惑为何所有大门都深锁,
因为你需要等待时机,磨砺自己,
才能顺理成章任选一扇门迈向成功。
——《Firework》 Anthem Lights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前
清水已经听过录音带里井上前辈的演奏无数次,练习伴奏也是紧紧跟随着他的情绪、呼吸、吹奏特点,两人在学校试了一下合奏,惊喜地发现是交相辉映浑然天成。
周六租了音大的录音棚,到了这里才发现还有负责低音提琴和架子鼓的学姐学长,四个人录了一个小时,选出一个最好的版本来制成专辑。
一直在一个人战斗的独行侠第一次从心底感受到与她人合奏出来的声音可以多么跃动美妙。合奏完四个人也露出心照神交的笑容,清水突然领会到了开学第一天忍足和迹部对战时那种纯粹的快乐。
就像是一只从降临世间起程序就被设定好的小工蚁,上帝给它机遇让它懵懵懂懂进入到了大磨盘里,才发现条条是道。自己一人来到冰帝、回归校园生活,不知道结果怎样,至少未来不会留有遗憾。
但是她搞不清楚这样轻松获得的快乐有多少是因为她有钢琴、花滑这样非她本愿的外包装。她心里明白,井上真守、凤高凛、迹部哪一个或多或少是因为这些才主动地和她交往。
宍户亮和饭岛友佳是她内心自然而然最信任没有包袱的朋友,忍足岳人和班里的朋友们是谈得来靠得住的朋友,迹部、凤高凛、井上真守是能量强包容性也强的益友。虽然自己对迹部的感激和信任在所有人之上,这里面有多少负债者心态,她说不清。
不过,自己倾空过去是为了寻觅星河散落的黄金,找到人生的真谛还是要靠自己。友谊更多是调色板与助推器,能让这个过程更加快乐,如果它让自己疑神疑鬼,成为了枷锁,也可以掷了它,轻松上路。
她与生俱来敏感多思的特性大于持之以恒的特性。比起有能力按照科学的规划在一条明路上走到底,取得极致的成功(事实上她童年得到的规划也只是他人自我愿望的投射);她更愿意理想化地去黑灯瞎火把每条道路笨拙地摸索一遍,不讨好地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明天会后悔是明天的事情。
只要有手有脚愿意前进、愿意向周围学习、愿意把获取到的知识付诸实践,最好再掌握一项安身立命之技,在人均资源并不算很稀缺的霓虹,“活下去”还算是有希望的。但精神花园若是空无一物了,是没有力量支撑自己走太久的,即使看到有路可走,也不知何时就会倒下去无法前行。
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相信自己不害怕、不后悔,相信能坚持下去,相信自己跌倒了也能靠自己再站起来。
***又是一段废话剧情,我的大团体dream,没有意义***
冰帝的校友为什么能在业内认可度高?是因为她们向来以大学生活适应能力强、social与networking技能好而在业界闻名,这都得益于冰帝的中小学教学设计与大学相接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尽可能给予学生组织活动的高度灵活性自主性。
人生之路上总会遇到短时间内需要解决的难题,避免不了通宵鏖战。为了提前锻炼提高适应能力,距离期末考试两周前,全校组织了一场通宵学习:学生自主讨论,所有人都能跨班级去请教同学,没有老师参与。通宵学习回家后要强制睡觉休息到自然醒。
根据历年传统,在这一天,单科成绩最好的同学在同学们热情举荐下,自愿占用阶梯教室开班教学,带着同学复习,押一些自己认为期末可能会考的题型。开小班教学的通知早就贴在了布告栏,放学铃一响全级同学都汹涌地奔向阶梯教室占位置。
效率最高的方式是几个同学组队合作,各有分工,去旁听不同科目记笔记,再回来在团队内分享整合。
之前没有关注成绩,猛然发现身边的这群人竟然是什么科目的第一名。福原兰负责数学,迹部负责德语,岳人化学,侑士生物,风早惠国语,泷荻之介地理...
德语她不太清楚怎样出题,就去听了迹部的德语,对方早已找好历年卷子,顺着讲下来每一道题。画完课本重点,制定两周复习计划,散课后,还在讲台上站着一个个回答身边同学们的疑问。
迹部所在的阶梯教室的灯是最晚灭的。
好不容易有机会把同学们聚到一起,回到教室后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大恶补,随便班级串门,该补全笔记的拿着朋友的笔记誊抄,该问问题的问清楚,还找到了合适的学习搭子。
班里乱糟糟众人熬到天亮,回家倒头就睡。
***
多科科目考下来只让人觉得捏笔的食指拇指发痛。
卷子发下来期末成绩出来了,拿到成绩排名通知纸条时,清水5科综合成绩排名第一。笔试的选修课体育技术家庭就一般般了。
这实在是奇迹,除了课堂小测外她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是什么样子的。只知道题目错了就搞清楚。没背完的知识点就找机会背完。从来不完整地刷一套卷子去试探自己是怎么样的。但自己的黑眼圈确实不轻。
她没有那么多时间走重复的路。
得益于功利化听课,国语课社会课一心二用,耳朵听着老师有没有强调重点或者补充什么教辅里没有的知识点,手里做着理科题数学题。
得益于功利化做题,确定自己会的题大眼一扫一概不做,如果是作业的话就乱填选项答案节省时间,只做模棱两可不太熟悉的题目。
得益于功利化背书,对着答案直接背那些国语社会生物的题目。
说白了所有的科目都跟背记差不多,把足够多的题型和知识真真切切地喂到大脑里就行了。哪怕最后考试没刷过这个题,如同魔法一般,就像有肌肉记忆一样,把你脑海中所有相关知识点自动串联到一起,组合成新的解法,得到新的答案。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但做题时必须哪里错了,就从哪里改正过来。像练习乐曲一样,重复练习错误的部分直到正确,而不是中间的bug没处理好就自欺欺人从头再练,然后再在相同位置被绊倒。
而且写卷子时间太充裕了,认真写完卷子剩下的时间都够她从后往前再检查一遍。
只是,她知道题目的答案是什么,却没有用自身的感性去理解、去爱上这些知识。